新疆博斯腾湖迎来成群黑翅长脚鹬
73 2025-04-05 20:41:54
同样,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也提出社会市场——由共识─建构政策(consensus –building policies)的组合来约束的市场——这个旧的德国观念作为新资本主义的可能蓝图(虽然在最近的危机中,德国并不比其他的市场经济体做得更好)。
因为中国在1979年取消了全民健康保险,所以,虽然喀拉拉邦在人均收入水平方面远远低于中国,但是由于一直实行全民健康保险,喀拉拉邦在平均生活水平和婴儿死亡率等指标方面,却已经实质性地超过了中国。目前的经济危机,部分产生于一种对于市场进程的明智性的过度高估,而现在,这场危机正在被金融市场和一般的商业领域中的焦虑和信任缺失所加剧,这种焦虑和不信任在市场对一系列刺激计划(包括对奥巴马新政府于2月份通过的7870亿美元计划)的反应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1776年发表的《国富论》对于理解所谓的资本主义作出了里程碑式的贡献。五还有一个理由,也能够说明庇古和凯恩斯之对比的重要性。凯恩斯主义在处理他们的问题上面的局限性,需要引起我们更大的注意。现在,中国政府正在尽力逐步地重新引入面向全民的医疗保险,而奥巴马之下的美国政府,也致力于使得健康保险全民化。即便在中国的总体收入急速增长的时候,这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而当中国经济急剧减速的时候(正如现在的情况),它便注定要成为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
中国和美国的调整进程都有漫长的路要走,但是在应对经济危机以及实现两种社会的长期转型方面,这一调整应该是居于核心地位的。2008年是充满危机的一年。这里我谈一下自己的看法,我们如何来降低经济增长模式的负面作用。
首先我们的服务质量就很差,我最怕去银行,每次去都把你弄得焦头烂额,我想象的是20分钟半个小时就可以,但实际上你不在里面待两个小时根本出不来。第三,既然老百姓不消费,那就让政府消费。但对国家而言不会有好的影响。美国也是投桃报李,帮中国进入反苏联盟,然后给中国一个很重要的待遇——最惠国待遇。
的确,国有银行在过去十几年里效率是在提高,因为剥离了很多坏账,坏账的成本由老百姓承担,通过缴税、购买国债最后把它给消化掉。但我觉得关联交易是可以通过监管解决的,不能因噎废食。
美国妇女的总和生育率是2.2,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保持活力保持人口增长非常重要。我们的投资率一直是在30%~40%,储蓄率当然更高了,过去这几年总储蓄率高达52%,也即是说我们创造的GDP的一半以上都给存起来了。另外政府的税收所占的比重在上升。而且一旦让人民币浮动起来,一下升到5块人民币对1美元,这意味着多数企业都要死掉,没办法跟顾客去谈了,价格要涨是不可能的,那出口一下就要下来,出口一旦下来,人民币必定要贬值,可能一下会贬回到8,那人民币就在5和8之间动荡,这样的动荡对其他发达国家来说没关系,但对发展中国家却经受不起。
这两个理论奠定了我们出口导向政策。但长期而言不应该这么做。这些年有个很重要的情况就是,企业越来越资本密集化,劳动就业弹性越来越低,这对国家收入分配的影响是很大的。错就错在没有把出口带来的储蓄用起来,而不是出口本身错了。
日本人口在下降,现在的人口是1.2亿,如果不做改变的话,到2050年日本人口只有8000万。英国是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经历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所有阶段,英国所谓人口红利阶段,即人口转型的第二阶段,较高的出生率和较低的死亡率持续了150年。
老百姓收入的绝对数字是在增加,人均收入每年是以6%、7%的速度在增长,但是增长速度却低于GDP的增长速度,GDP的增长速度每年达到9%以上。看英国,国力增长的时候都是人口在增长的时候,而衰落的阶段也都是人口下降的阶段。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印度和中国只不过是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而已,从收入、人口结构都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虽然在同一条发展的曲线上,但却在不同的阶段上。我国的任何一个省份拿出来都相当于世界上一个中型国家到大型国家的规模。我们知道资本收入有很大一部分又重新投回生产中,或者被企业家分红,但企业家都是较富裕的一群人,我们知道越富有的人,他的平均消费占的比重就越低。1979年中国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人口急刹车,使得我们人口红利的窗口变得非常窄小,这项政策到现在已经有30年了,通常估计还有15年左右的时间,也就是到2035年我国的人口是要下降的。就在那个情况下,林毅夫教授提出新农村运动,我们还为国家做了一个项目:如何启动农村消费。过去10年之间农村消费根本没有起来。
现在在金融危机的时候,政府增加投资是有利的,因为政府投资直接而且快。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储蓄没有被利用起来?就是因为金融体系太落后了。
我自己必须承认我会得意,人民币升值对我的益处太大了,因为我儿子在国外读书,人民币升值10%,我就省了10%的学费。所以说穷人更多的收入会被消费掉,富人有更多的收入储蓄起来。
这是银行效率改进的原因。实际上如果我们说16、17世纪西方世界的崛起是搭上了亚洲,特别是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的快车的话,那么现在则是中国搭上了美国所构造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快车,全球范围内认识到这点非常重要,就是说中国是现存世界体制的受益者。
我们总说日本的挑战,我觉得日本对中国绝对构不成挑战,它是个衰落的国家。另一点会打击出口和就业,还会造成不平衡,对有钱人有好处,对收入低的人没有好处。第二个理论支持是所谓的大进大出理论,其实就是搞出口加工业,进口原材料,在中国组装生产,然后再出口。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老百姓相对变穷了。
再者调汇率有分配功能,调了汇率之后,人民币升值5%,我们的企业就要损失5%的利润。因为出口是一个理性的选择,对我们有好处,而且出口多并不是错,出口多增加储蓄。
) 进入 姚洋 的专栏 进入专题: 印度国力 。比如在亚洲金融危机时,印度尼西亚民间银行出了很多事。
制造就业有什么好处?增加老百姓的收入,而且是增加穷人的收入。什么是人口抚养比?就是不劳动的人口除以劳动人口,不劳动人口是指16岁以下和60岁以上的。
为什么中小企业贷款有好处呢?中小企业吸纳就业。比如说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是比尔·盖茨,他的年收入应该有四五亿美元,而他每年的消费有多少呢?满打满算有5000万,可以看出消费占他收入是很小的一部分。我们国家的国内市场相对来说是比较小的,储蓄率就会上升。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一直在鼓吹中国要改变现在的计划生育政策,要从现在开始,不能等再过10年人口快下降的时候再改,那来不及了,到那个时候大家都不生了。
低是和世界平均水平来比较的。第三是较低的人口抚养比。
这就是一个结构调整,这样才能从结构上把消费抬上去。长期而言只能解释中国对美贸易盈余的2%,所以汇率的作用不大,不用去看经济学分析,单看2005年汇改之后到2008年,人民币升值了20%,可是外贸出口每年仍然以29%的速度在增长,说明汇率基本上没起什么作用。
看人口的增长,主要指标是妇女的总和生育率,也就是一个妇女一生生几个孩子。但是我们没有地区性的资本市场。